谁知道<<毛遂自荐>>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3 14:26:37
谢谢啊!!!

毛遂自荐:
毛遂战国晚期人,曾在赵国平原君门下为食客,赵孝成王九年(前257年)秦围赵都邯郸,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,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具备的随行人员。左挑右选得十九人,毛遂以囊锥自喻,说让自己处于囊中,早已脱颖而出了,并自荐同往。十九人谓其傻皆讥笑之。至楚国后,平原君与楚王谈判,日出而言,日终不决。众人无奈,毛遂展露才华,按剑而上,陈述利害,威言并加,使楚王答应派兵救赵,同意马上发兵救赵,并立即锸血为盟。众皆佩服至极,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“毛先生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”,遂待毛遂为上客。
毛遂出身贫寒,非官非宦,二千年来传颂至今,且被神话,实乃自荐爱国所致也。
毛遂为卫国人,故里在今新乡市原阳县西路庄村,现有毛遂自荐亭和石碑多通。相传,毛遂在云梦山从师于鬼谷子先生,淇县云梦山鬼谷祠旁,有毛遂庙,为游览瞻拜之胜地。

毛遂自荐 ( máo suí zì jiàn )
解 释 毛遂: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;荐:推荐,荐举。毛遂自我推荐。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。
出 处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'遂闻君将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'”
用 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示 例 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我作~,居然被校长核准了。”
近义词 自告奋勇
反义词 自惭形秽
歇后语 孙猴子作官
典故 春秋时,秦军在长平一线,大胜赵军。秦军主将白起,领兵乘胜追击,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。
大敌当前,赵国形势万分危急。平原君赵胜,奉赵王之命,去楚国求兵解围。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,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。他挑了又挑,选了又选,最后还缺一个人。这时,门客毛遂自我推荐,说:“我算一个吧!”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,才勉强同意了。
到了楚国,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。两人坐在殿上,从早晨谈到中午,还没有结果。毛遂大步跨上台阶,远远地大声叫起来:“出兵的事,非利即害,非害即利,简单而又明白,为何议而不决?”楚王非常恼火,问平原君:“此人是谁?”平原君答道:“此人名叫毛遂,乃是我的门客!”楚王喝